在次,为方便计算,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数。以下将采用“和积法”计算: ①按列将A中的元素单位化:bij=aij|n1k-l=aij(1) ②求权重:wi=n1j-lbiji=1,2…n(2) ③wi单位化,得到wi(各层指标的相对权向量):wi=wi/n1i=1wii=1,2…n(3) ④计算矩阵特征根最大值:λmax-n1i-l1i-laijwi1nwi(4) ⑤随机一次性检验:CI=λmax-n1n-1CR=CI1RI(n为矩阵维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指数③)(5) 当CR<0.1时,通过检验。否则应调整各值,再行计算。直至通过一直性检验为止。 最后,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以得出p值,在带入公式得出合理的惩罚性赔偿数额。上述算法,虽略显复杂但其能通过层析法对数据进行量化,也是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四、结语 纵观世界,惩罚性赔偿在普通法国家基本上得到承认,在大陆法系国家还存在这一些障碍。大陆法系的国家往往会以违反公共秩序为由拒绝惩罚性赔偿。但,时局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许多大陆法国家也开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进。其大多数都会规定一个赔偿2倍3倍等的上限,这和美国等普通法国家的高额惩罚性赔偿在数额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并不是一句空话。惩罚性赔偿在大陆法国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适用也越来越灵活。在普通法国家,惩罚性赔偿也越显理性,不再动辄让人倾家荡产。总之,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注释: ①层次分析法是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用来处理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问题的权重分析法。它是将半定性、半定量化的问题转换为定量计算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结构复杂、评价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复杂决策问题. ②三级指标的总权重等于上一层二级指标的总权重除以该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的个数.既实际计算时,只考察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而忽略对三级指标权数的计算. ③RI值是由层次分析法的创始人staay根据500个随机样本矩阵计算确定.参考文献: [1]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A].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北京: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1:131-132. [2]蔡尔津,叶涛.论侵权责任法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以规范司法裁量权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1(4):15. [3]Posner,R.A.EconomicAnalysisofLaw[M].Boston,LittleBrown.1972. [4]刘大洪.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6):30-68. [5]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5. |